根据某机构给出的数据,被动基金的持股规模已经于2024年9月份首次正式超越主动基金,截至2024年末,被动指数基金持有的A股市值进一步升至3.2万亿元,与此同时,主动权益基金持有的A股市值为2.51万亿元,只有前者的78%。
所谓被动基金,指不主动寻求超越市场的表现,而是跟踪、复制指数的表现。具有管理费用低、高透明度、风险分散、业绩可预测性强等特点,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稳健、高效的投资选择。
相比之下,主动权益类基金的投资标的直接取决于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和投资理念,管理费用高、操作不透明、风险不够分散、业绩完全依赖基金经理难以预测,等。
前面好多年,部分基金经理的短视做法让他们失信于民,慢慢的变多的投资者更愿意选择被动基金,这慢慢的变成了了一种趋势。
被动基金一举超过主动基金,正式成为市场最大的主导力量,其资金的流向将更具有参考性!
本周的五个交易日,净申购、净赎回金额,依次分别为:21.26亿、(-47.09)亿、(-18.17)亿、58.95亿、78.59亿。上半周以赎回为主,下半周加码申购。
中证A500指数一马当先,全周获56.31亿净申购,占全周总额的六成多。该指数相关的ETF上市没多久,立刻就获得了大量资金的追捧,以后注定是A股市场的中流砥柱。
中证1000、中证500,净申购都在20亿以上,本周的资金偏向于中、小品种。
上证50、科创100、上证180、科创创业50、上证指数、中证A50指数等,本周分别被小幅净赎回。
红利指数、中证红利、恒生港股通中国央企红利指数、红利低波、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300红利低波指数等,7个红利指数一起进入本周的申购榜前10名,合计26.41亿
经常看数据方向的老铁都知道,红利已连续9周获大幅净申购,资金流远好于其他方向。
六部委印发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逐渐增强了市场信心。
《方案》中提到“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
在此之前,保险公司每年大概会将新增保费的12%投入A股,银行、红利类资产最符合他们的调性,如果以后可提升到30%,则银行、红利可以有更多的增量资金。
一些人比较担心,以公募基金目前的状况,估计没多少人愿意把钱交给他们去玩。这里只说对了一半,应该是不愿意交给主动权益类去玩,还是有不少人愿意玩ETF才对。有机构明确说,2025年,ETF将继续成为公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其他三个进入申购榜的指数分别是:机器人(3.46亿)、中证酒(2.74钇)、科创AI(1.28亿)。
科创芯片、半导体、中华半导体芯片人民币,三个半导体芯片的指数一起进入赎回榜,合计净赎回13.94亿
近闻,我们国内有关成熟制程芯片产业正遭受自美进口产品的不公平竞争,有申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诉求。能不能说明,在成熟制程领域,当我们大家可以自给自足的时候,老美和他的朋友圈又开始采取一些低价冲击的策略?
即使是先进的芯片可能也开始供大于求了。我国一个企业发布的DeepSeek大模型,仅用了2.8%的资金,就开发出媲美甚至超越ChatGPT-4的模型。
这意味着之前的逻辑都是错的,即使不用特别多的、非常高级的GPU,也一样可以训练出先进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从而能够减少对于GPU显存的使用,人工智能的进入门槛可以大幅降低。
老美要投资5000亿美元,建设名为“星际之门”的AI基础设施,该消息引发了市场对光通信行业前景的乐观预期,相关的概率在本周录得较大涨幅,比如CPO 、铜缆高速连接等,部分资金逢高减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