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食品安全事关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食品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全国各地校园食品相关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巩固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果,进一步健全校园食品安全全链条防控风险的制度机制,强化校园食品安全保障,国务院食安办、教育部、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逐步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强调学校校长(园长)为校园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应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学校重要议事内容,定期组织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这一规定明确了校园食品安全的责任主体,强化了校长的责任意识,有助于推动学校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学校应将病媒生物防制纳入日常管理,制定学校食堂病媒生物防制管理制度,提升“人防”素养,完善“物防”措施,鼓励引进有资质和专业化的第三方公司做病媒生物消杀。这一措施有助于减少病媒生物对食品安全的威胁,保障校园食品的安全卫生。
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应将餐饮具清洗消毒作为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核的内容,以物理消毒为主,化学消毒为辅。这一规定提高了餐饮具清洗消毒的标准和要求,有助于防止因餐饮具不洁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推动大宗食材集中采购,选择资质齐全的大宗食材及原料供货企业。学校应建立大宗食材供应企业评价和退出机制,定期对大宗食材供应企业食品安全状况做现场评价。这一措施有助于保障大宗食材的质量和安全,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应严格执行食品及原料进货查验制度,确保货、票相符。强化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定期公示食材采购情况,并建立使用电子台账。这一规定提高了进货查验的透明度与可追溯性,有助于防止假冒伪劣食材进入校园。
学校食堂实行承包经营的,应严格按照招标程序统一组织招标,建立食堂承包经营管理制度。不得将学校食堂承包给不具备相关资质或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单位、个人经营。这一措施有助于规范食堂承包经营行为,提高食堂管理上的水准和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学校应选择具备集体用餐配送资质的校外供餐单位,并综合评估供餐能力、运输距离等因素。严格实行校外供餐单位评价和退出机制,对发现有违反合同(协议)约定或食品安全法律和法规等行为的,要及时启动清退机制。这一规定有助于保障校外供餐单位的服务的品质和食品安全水平。
学校应建立集中用餐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和突发事故报告制度,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鼓励学校组织并且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应急演练,提升学校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这一措施有助于提高学校在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中的应对能力和水平。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应当全面加强对本地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督促严格落实校园食品安全相关工作责任。这一规定强化了地方党委和政府在校园食品安全工作中的领导责任和督促责任。
《关于逐步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的发布,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了更加全面、系统的指导和要求。通过落实校长负责制、加强病媒生物防制、规范复用餐饮具清洗消毒、规范大宗食材采购、加强进货查验制度落实、严格承包经营行为管理、加强校外供餐单位管理、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和压实属地管理责任等措施,有助于进一步巩固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果,健全校园食品安全全链条防控风险的制度机制,强化校园食品安全保障。未来,各有关部门应继续加强协作配合,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见效,共同守护校园食品安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约基奇29+9+12掘金OT险胜快船1-0,威少关键防守哈登32+6+11
两大利好!美国慌了设关税紧急工作组,国常会重磅,寒武纪带动科技股反攻?
补捉一只暖被窝儿的“小蜜蜂”,这一笑,心都要融化了,网友:太太太可爱了
带女儿出门被围观,爷爷奶奶抢着和我合影,网友:一双卡资兰大眼睛,好像洋娃娃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